快捷导航

华体会hth新闻中心

华体会体育: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2024-02-19 14:49:27
《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6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二〇二一年六月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牛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但受生产成本上升、发展方式转型、疫病风险等因素影响,全国牛肉生产增速减缓,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供应偏紧。临沧市具有饲草饲料资源、气候条件、环境承载能力等优势,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具备全面加快肉牛发展的潜力。为引导全市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提高牛肉生产供给能力,保障市场供应,制定本规划。 一、临沧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肉牛产业是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养殖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临沧充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国家、省发展政策机遇,落实草原奖补政策、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等政策措施发展肉牛养殖,全市肉牛规模养殖初具成效,建成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55个。全市引入西门塔尔、短角、安格斯、莫拉等现代优质肉牛品种,运用牛冷配繁育和引种扩繁两个关键措施,加快肉牛良种推广迈出新步伐,建成87个肉牛冻精改良站点,年肉牛冻精改良3.5万头。2020年末,全市有养牛户6.77万户,肉牛存栏56.39万头(其中母牛存栏19万头),出栏17.99万头,牛肉产量2.13万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7.18%,肉牛产值17亿元。全市肉牛存栏占全省的6.4%、出栏占全省的4.6%、牛肉占全省的4.5%,州市排名分别是第7、第9、第8位;全省县(区)排名分别为:云县第11位、凤庆县第25位、永德县第30位、耿马县第50位、镇康县第58位。 二、临沧肉牛发展前景分析 (一)发展机遇 1.政策支持力度高。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乳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2021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办发〔2018〕43号)提出“大力推进奶业现代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牛羊养殖等政策措施”。2020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云政办函〔2020〕84号),提出“引导促进肉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的政策措施”。2020年12月,临沧市人民政府印发《临沧市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八条措施》(临政办发〔2020〕111号),提出对“实施肉牛‘百千万’工程、提升肉牛良种化水平、加快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对肉牛项目建设给予用地、审批要素保障”。诸多政策的支持为全市发展肉牛产业迎来良好机遇。 2.消费市场旺盛。随着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肉食营养结构意识增强,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牛肉人均消费量增加,特别是猪肉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牛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牛肉供给存在缺口,对进口牛肉依存度较高,据相关行业信息报到,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总量为240万吨。国内牛肉供给偏紧,为临沧肉牛养殖提供了发展机遇。


3.价格持续上涨。受生产成本上升、发展方式转型、疫病风险等因素影响,全国牛肉生产增速减缓,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牛肉价格从2015年的每公斤40元涨至2020年的每公斤84元,上涨了一倍多。特别是自2019年下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至今,牛肉也伴随上涨,活牛和牛肉价格由每公斤26元、60元上涨到38元、84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40%。 4.饲草资源潜力大。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559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27万亩、年产525万吨,玉米种植面积220万亩、年产60多万吨,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10万吨、蔗梢(叶)100万吨,年可用于饲料的粮食和农副产品80多万吨;保有一年生优质牧草5.3万亩,多年生牧草31.62万亩,产草量102万吨。按照草畜配套原则分析,全市现有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牧草资源可以饲养肉牛60万头;此外境外耕地面积大、劳动力充沛,可大量种植饲用玉米和青贮玉米等高产、高效、优质饲草饲料,经初加工进口后,为境内养殖场(户)提供充足的饲料饲草,初步估算每年可满足30万头肉牛养殖,为临沧肉牛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规模养殖场用地保障难。常年年存栏或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用地选址需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红线、禁养区,统筹考虑饲草饲料资源、用水用电、土地规模等基本要素。全市新增肉牛50万头需养殖用地4万多亩,但由于全市山多地少,目前各县(区)推荐备选千头以上殖地块56块,面积1.86万亩,可承接6个万头、50个千头规模养殖场。 2.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全市仅有2个肉牛良种扩繁场、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户)155户,且分布在8个县(区)50多个乡镇,规模养殖出栏占比仅为10.4%,肉牛养殖仍然以“一家一户小规模、千家万户大群体”的方式为主,养殖规模小且养殖方式落后,尚未摆脱传统的养殖观念,养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疫病防控意识薄弱,市场抗风险能力低。特别是缺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地方品种选育改良进展滞后、性能退化严重,优质母牛供给严重不足。 3.产业链条短。现有企业加工基础薄弱,全市有2个肉牛屠宰企业,年屠宰肉牛1000头;4个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肉牛产品32吨,销售收入827万元;8个青贮饲料加工收贮企业,年收贮50万吨,销售收入2亿元。缺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肉牛生产销售主要以活体交易为主,高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量少质弱,产业链短,产品关联度低,生产经营标准化程度和综合效益低。华体会体育 4.畜牧兽医科技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市、县、乡共有513名畜牧兽医专技人员,行政村有1013名村级防疫员;培育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18户,兽药生产经营主体122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主体464户。市县9个兽医实验室通过了省级考核,为加快临沧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服务基础设施配置、服务队伍数量难以满足全市畜禽饲养体量、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量的需要。 三、发展思路、目标和原则 (一)发展思路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支撑,完善服务体系,加快良种繁育、饲料保障、屠宰加工、疫病防控、科技支撑和质量安全管控六大体系建设,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全面提升肉牛产业现代化水平,推动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把临沧建成中国重要的肉牛生产基地。 (二)发展原则华体会体育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考虑可利用养殖用地、饲草资源、用电用水、环境承载和产业相互关联度高等综合因素,科学布局建设一批百头、千头、万头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肉牛养殖示范场,引领合作组织、农户种植优质饲料发展肉牛。 2.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进入肉牛产业,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发展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肉牛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提升养殖效益。 3.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以提高肉牛个体生产性能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增强良种培育能力,研究推广先进适用饲养技术和养殖模式,加快完善良种繁育、饲草饲料供应保障、生产技术服务、疫病防控体系,不断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4.农牧结合,融合发展。在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发展青贮饲料、优质牧草,培肥地力,增草增畜,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设一批肉牛万头乡、千头村、百头场,其中,建成5个以上万头示范场、10个以上5000头示范场、25个以上1000头示范场,支持发展肉乳兼用规模养殖,实现全市出栏肉牛50万头,肉产量达10万吨。建设肉牛全混合日粮(TMR)饲料加工厂2个以上,青贮饲料加工场(点)50个,力争年加工精饲料100万吨、青贮料300万吨。建设肉牛集中屠宰加工厂2个,力争50%以上的牛屠宰加工外销。打造中国肉牛养殖、饲料、屠宰加工基地,实现综合产值达百亿元以上。带动10万户农户参与到肉牛产业发展。 (四)发展布局 立足资源和产业禀赋,以打造耿马10万头能繁母牛大县为核心,着力南汀河流域为主脉络的“一园五中心”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建设肉牛全产业链园及肉牛良种繁育中心、育肥中心、饲料中心、科技中心、生产智慧交易中心,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品牌化、链条化转型发展。将耿马县、云县、永德县、凤庆县建设为10万头肉牛示范县,将幸福镇、永康镇、勐撒镇、营盘镇等31个乡(镇)建设为万头乡(镇),将幸福镇幸福村、永康镇鸭塘村、勐撒镇户肯村、营盘大乃坝村等110个村建设为千头村。同时依托中缅国际大通道优势,引进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入驻临沧边合区,推进屠宰、加工、物流、销售一体化建设,实现“集中屠宰、精深加工、物流运输、品牌经营”,提高中高端牛肉产品比重,全面提升牛肉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引进推广与自主培育相结合,加强肉牛良种扩繁场、肉牛冻精改良点的建设,增强良种供应能力,提高优质肉牛良种覆盖率。加强临沧高峰牛选育扩繁,挖掘地方资源优良基因,加大育种技术研发。到2025年,全市建设5个以上良种母牛扩繁群场,建成肉牛冻精改良站(点)100个以上,实现肉牛良种覆盖率达50%以上。 (二)建设草料保障体系。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形式“集中连片”推广全株青贮玉米、黑麦草、皇竹草等种植和收贮加工。支持甘蔗种植优势区域蔗稍和蔗叶收储加工,推进以甘蔗为重点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肉牛全混合日粮(TMR)饲料加工厂、预混料加工厂,推进养殖基地优质饲草饲料稳定供给。深入推进境内外交流合作,保障优质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等饲草饲料来源。到2025年,建成肉牛全混合日粮(TMR)饲料加工厂2个以上,每个万头、千头养殖示范场根据实际同步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青贮料加工场1个,每个百头养殖场配套饲饲草饲料加工机械1台(套)。 (三)建设屠宰加工体系。结合现有屠宰资源,优化屠宰布局,推进现代屠宰加工。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促进“运活牛”向“运牛肉”转变。倡导畜禽产品安全健康消费,逐步提高冷鲜肉品消费比重。到2025年,培育年屠宰10万头肉牛屠宰深加工企业1户以上;积极争取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项目,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引进企业建设20万头以上肉牛屠宰深加工厂1个。 (四)建设疫病防控体系。提升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检测、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疫苗冷链体系,建立免疫效果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降低活牛调入、调出疫病传入风险,推动口蹄疫、布病、结核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动物疫病有效防控。督促指导养殖企业至少配备1名以上执业兽医,开展肉牛疫病监测净化工作,加强防疫设施和制度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五)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聘请专家、研究人员担任技术顾问,组建肉牛产业发展专家团队,开展改良选育、科学饲养、饲草饲料加工等肉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设国家级肉牛试验研究基地,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临沧肉牛产业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立研发与推广相衔接、良种良法相配套,产前到产后全程服务的科技支撑体系。 (六)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强化质量标准、检验检测、监管执法体系建设,督促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兽药饲料投入品台账等。健全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制度,规范肉牛屠宰检疫,督促屠宰企业履行肉品品质检验主体责任。强化市场肉品经营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市场索证、明示两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制度,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督促申报检疫。依法查处不合格肉牛产品上市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牛、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违法行为。 五、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利用,通过“过腹还田”,不仅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及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养殖规模,农户散养比例逐步下降,减少了因散养带来的农村面源污染。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大了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有利于粪污的集中处理。推进种养结合,推动粪污还田利用,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源,有利于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但规划的实施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有一定影响,通过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降低影响程度。 (一)规模养殖粪污的局部富集将造成环境压力。规划鼓励肉牛规模化养殖,尤其是随着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可能出现局部地区养殖的大幅增长,造成区域内养殖粪污的局部富集,使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局部压力加大。应充分考虑各地环境状况,充分考虑当地土地消纳能力,注重不断优化养殖的区域布局,提倡种养平衡模式,不在环境敏感区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要通过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模式,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养殖粪污的就近就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饲草基地建设不当将加剧草场生态退化。人工饲草基地开发会造成地表土壤裸露、疏松,遇强降雨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人工饲草生长过程中会耗用大量生态用水。应选种多年生牧草,减少草地耕翻和扰动,对拟利用的水源进行水平衡分析,根据水资源平衡结果,在留足生态用水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人工饲草基地建设规模。 (三)病死畜处理不当将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养殖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病害或死淘畜,作为细菌、病毒的重要携带者,若控制不利,病原体会通过水、空气、直接接触等途径感染畜群甚至人体。应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完善病害畜的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机制,保障畜群和人体的健康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和做好肉牛产业发展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肉牛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分别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肉牛产业发展指挥机构,统筹协调解决肉牛养殖生产、用地、环保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指导机构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市抓规划、县级主导、乡镇抓落实、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扶持。要加强财政资金保障,统筹利用好中央和省下达的产业发展资金,各县(区)在完成中央和省级规定的约束性及指导性指标后,加大用于肉牛生产扶持工作。支持县(区)人民政府探索发行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用于5000头以上规模肉牛良种扩繁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制(繁)种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肉牛政策保险支持力度,市、县按政策性肉牛养殖保险保费承担比例纳入财政预算。支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积极为符合担保条件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收取政策性农担业务贷款主体担保费率不超过0.8%。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将肉牛活体、肉牛养殖保险单纳入可接受抵质押品目录,开展有关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进肉牛“活体贷”。认真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肉牛生产所需的自动饲喂、废弃物处理和饲草料生产等农机装备实行应补尽补。各县(区)要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落实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制度。 (三)强化技术指导。根据肉牛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找准养殖场(户)最迫切、最需要的养殖生产技术、改良技术、饲草种植,成立市县级肉牛产业专家指导组,加大对技术培训力度,推广应用肉牛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养殖示范场(户)组织开展饲草生产、品种改良、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建立专家评价考核体系,把肉牛优良品种覆盖率、科学补饲及全日粮饲喂技术入户率、出栏率、产肉率、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发病率等作为对专家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肉牛养殖加工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应用资金、技术、市场拓展等优势,推进肉牛良种繁育、饲料、屠宰加工。支持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升组织化程度,以“订单”形式带动农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及就近收贮加工,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对“集中连片”种植青贮饲料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在耕、种、防、收的单一或多个环节,优先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争取中央财政给予扶持。 (五)加强产业服务保障。强化肉牛养殖场项目选址、立项、用地、用水、用电、金融担保及肉牛保险等要素服务保障,将用于肉牛养殖的圈舍、饲料存贮和配制等生产设施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备案。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养殖生产用地规模的10%以内,最多不得超过20亩(利用非耕地的最多不得超过25亩)并不得以设施农用地为名搭车建设永久建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养殖场选址距离的规定,简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程序。 附件:1.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2.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 3.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图